应对疫情共克时艰

original articles

疫情后,健康产业红利将井喷

# 2020-04-27 15:07:39

d875342a03dbd52deb3c20cf777893d4.jpg

作者:开锐疫情公益项目《2020中小企业自救指南》项目小组


项目简介
2020年新春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之际,开锐管理咨询公司迅速自发组建团队,成立“开锐疫情公益项目《2020中小企业自救指南》“项目,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挺过危机,在逆境中蓄力,为未来发展开拓空间。

本次公益项目主题涵盖疫情下宏观环境影响细分产业的危与机企业家修行抗战危机微观操作,分4期连载,将持续更新,最新干货请关注公众号“开锐研究中心”


截至2020年2月3日24时,国家卫健委累计收到报告确诊病例20438例,现有重症病例2788例,累计死亡病例42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32例,共有疑似病例23214例。
此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造成了不同层度的影响,其中餐饮、电影、旅游、酒店、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劳动密集型实体经济遭受重创;相反,医药医疗、在线游戏、新闻出版业、快消品等行业受益。

一、疫情对健康产业趋势的影响值得关注
1、通过这次疫情,公众对健康意识将进一步提高
公众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根据今日头条公布的2019国人健康关注度大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今日头条平台上健康类资讯阅读量高达540亿,年增幅超60%。“医生”以55.5亿的阅读量成为今日头条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和群体,紧随其后的分别为食物、癌症、患者、血管、糖尿病、营养、肝脏、血糖、中医。
相信在经历此次疫情之后,公众对健康意识将进一步提高,会更加注意平时的养生保健,增加健康类支出,无论是保健食品还是运动器材,亦或是诸如腔喷剂、漱口水、免洗洗手液、消毒用品、空气净化器、滋补品、营养品、功能食品等领域,都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2、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过去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大家对社区医疗的信任度不一。作为医疗体系中最基层也是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单位——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在未来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在疾病预防、基础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方面发挥更加积极和深入的作用。
3、免疫力类产品将成为生活必备品
新冠状病毒的感染或康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力。以往人们对免疫力的理解比较含糊,觉得免疫力是抽象的、可有可无的,而经历了疫情才知道免疫力甚至可以决定生死。因此,提高、改善免疫力的产品将成为人们家居、出行的必备品。
4、品牌价值越来越得到公众的重视,是消费决策的核心驱动力

当人们经过生与死的考验,才会更加懂得如何珍惜生活,如何对自己好一点,选购健康品方面会更加看重品牌。市场沧海横流、大浪淘沙,能在疫情之后木秀于林、脱颖而出的,只有那些拥有消费话语权的品牌。

5、互联网+医疗服务将蓬勃发展
疫情期间,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表现非常活跃,丁香医生、医联、企鹅医生、好大夫等平台纷纷推出了疫情实时播报、防控疫情内容科普、在线诊疗咨询服务等,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应对疫情的同时,也完成了平台的用户教育、拉新获客。
通过互联网医疗来获取一名“家庭医生”,以及主动付费学习日常医疗保健知识,将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
6、心理医生与心理咨询业务需求加大
疫情面前,人们不光面临生理上的挑战,还有着心理上的压力。譬如患者需要被送到封闭病房隔离治疗,极易出现焦虑、恐慌、恐惧、易激怒等心理反应;医务工作人员随时面临感染风险以及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也会让其产生焦虑、抑郁心理;民众们也会因为不断增长的病例数字、大受影响的工作生活状态而担心、害怕........
为了防止“病毒未来,心态先崩”,目前疫情期间的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疫情后的心理恢复必将成为一大重点。

二、健康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规划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等五大任务出发对未来15年的健康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是国内首个且最高规格的健康产业规划,健康产业已成为继“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到来的“健康保健时代”。
伴随着GDP的不断增长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正努力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经济常态下稳步发展,构建健康中国。
何谓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健康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产业的统称,具体包括五大细分领域:
(1)医疗产业: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
(2)医药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
(3)保健品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
(4)健康养老产业:以养老市场为主。
(5)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
现阶段,我国大健康产业主要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为主。
 
随着推进健康中国的深入实施,各地相继出台多项举措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并将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健康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来看,我国大健康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健康中国”带来的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是目前市场规模的3倍。
未来十年将是大健康产业的黄金十年。结合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大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足5%,与发达国家的10%以上有很大差距。在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主流趋势的情况下,中国鼓励大健康产业发展出台利好政策的可能性仍将持续。

三、大健康产业的九大热点
1、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是为生命长期健康、幸福实现的各种产业和研究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养老地产、养老服务、养老金融保险、养老日用品、养老娱乐以及养老教育六大领域。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使养老产业受益,若以每位老人每年在养老方面消费1万元计算,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
2、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我国现阶段健康管理市场约为30亿左右,而潜在市场规划大约600亿元,超过500万市场空缺有待填补,也就是说健康管理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其中体检中心、体外诊断、微量元素检测、生殖健康、中医养生、月子中心和康复中心成为最具投资潜力的领域。
3、商业医保
商业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各大保险公司的商业医疗保险险种也顺应形势,逐渐多了起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出现一批在线投保比价平台,消费者只要乐意,就可以在网上查到险种的基本内容。医疗信息化水平提高,使得商业医保变成朝阳产业,其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预计未来十年有望达1.8万亿元。
4、医疗美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容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根据数据统计,过去几年,我国医疗美容保持15%的年复合增长速度,其中非手术医疗美容增速高于全行业整体,达到18.9%,手术医疗美容增速10.7%,据统计,国内医疗美容机构及诊所超过24000家。
5、智慧医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医院都已制定了部分或全面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近半数的医院已经制定全面信息化规划。目前国内人均医疗信息化投入约为2.5美元,相比美国人均医疗信息化近85美元的水平,仅为美国的3%,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6、养生旅游
养生旅游集养生资源与旅游活动交叉渗透,实现融合,以一种新型业态形式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全方位需求。养生旅游在现阶段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发展空间巨大,未来五年养生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21世纪将是富裕起来的中国生态、旅游、养生休闲产业发展、繁荣和成熟的世纪。
7、康复医疗
康复是指尽可能改善由疾病或外伤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灵的损伤,不论在躯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能最大限度地使患者提升个人的能力,使其功能逐渐恢复,以重返家庭、社会正常生活。预测至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7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速不低于20%。虽然康复医疗市场需求巨大,但目前还尚未形成系统、完备、充足的康复医疗供给体系,建设水平也有待提高。
8、医药电商
我国医药电商现在仍处于成长初期,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政府对于处方药销售监管严格。目前医药电商所售商品主要包括四大类:医疗器械、计生用品、医药和保健品。未来医药物流必将走向专业化,成熟的电子商务模式需要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与之配套,医药流通将以为主要模式,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将会带动医药冷链物流需求,为该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9、基因测序
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几年来基因测序市场飞速发展。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突破,个体通过检测基因来预知自己的未来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和治疗,颠覆了传统的健康观念,帮助人们从被动预防治疗走向主动预知健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基因检测的教育,估计在中国基因检测的人群在5%左右,每年至少在300万人以上,并在逐年递增,基因检测市场或将比保健市场更为庞大。

四、未来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
1、高科技化
未来我们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
2、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
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
3、智能化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能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
4、融合化
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地产深度融合。
5、国际化
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搭建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
1.投资家网《武汉疫情后,这10大行业将爆发增长!》
2.中国健康网《2020年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
3.网络文章《201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099fca1ebaf3ef0f918f8a1a5cea0b28.png